投资必修这门好的课历史老师是最
段永平在《投资问答录》里那句"能从他人经历中学习的人都是人才",我越想越觉得有道理。说实话,我们大多数人可能都算不上什么投资天才,但至少可以当个好学生——把历史这本活教材读透。以前我总爱跟朋友们推荐《大空头》这部电影,它把2008年金融危机拍得入木三分。不过说实话,对很多年轻投资者来说,那场危机就像教科书里的案例,总觉得隔着一层纱。 但眼下正在发生的中国房地产危机就完全不同了,这可是我们每个人都身处其中的"现场教学"。说实话,在读到《价值投资经典战例之中国恒大》这本书前,我还自诩对房地产泡沫了解不少。可翻开书才发现,那些真实细节带来的震撼完全超出想象。 书里有段2019年的对话特别耐人寻味。当被问到"中国房价是不是太高了",作者的原话是:"存在即合理,真要贵得离谱,怎么还有这么多人买得起?"这话现在听起来是不是特别讽刺?更有意思的是,当时普遍认为政府绝不会让房价崩盘,因为这等于"经济自杀"。 还记得瑞信那位陶冬分析师2017年的演讲吗?他说中国房地产总价值已经达到GDP的250%,这个数字把日本泡沫时期(200%)和美国次贷危机时(170%)都甩在身后。但吊诡的是,明明数据已经亮红灯,大家还是选择相信"这次不一样"。 最打脸的莫过于当时对开发商破产风险的判断。书中信誓旦旦地说地产行业门槛低,"破产跑路只是少数"。可现在我们眼睁睁看着连万科这样的巨头都摇摇欲坠。这让我想起《大空头》里那个场景:所有人都知道次贷有问题,但就是停不下来。 说真的,每次翻看这些"过时"的分析,都像在照一面魔镜。那些当年看似合理的推论,如今全都成了黑色幽默。但值得我们深思的是:为什么明摆着的常识,在当时就是没人信? 现在的房地产市场给所有投资者上了血淋淋的一课:无论包装得多漂亮的泡沫,最终都逃不过地心引力。但更可怕的是,我们似乎总在重复同样的错误。就像马克吐温说的,历史不会重演,但总会惊人地相似。 放眼望去,类似的疯狂在其他领域是不是也在上演?那些被捧上天的热门赛道,会不会是下一个等待破灭的泡沫?作为投资者,我们真该好好想想:当下一次狂欢来临时,是要随波逐流,还是冷静地翻开历史这本教科书?投资这门必修课:历史是最好的老师
那些年我们信过的"神话"
泡沫破灭时,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
规律或许会迟到,但从不缺席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以太坊多头反击战:1640美元关口成关键胜负手
- 一位老交易员的肺腑之言:投资路上最值钱的七个教训
- 市场风向突变:OP与ARB的相爱相杀
- 从跨境转账到全球支付:一位支付界资深人士眼中的比特币未来
- 上市公司为何能疯狂囤币?揭秘四大印钞机背后的秘密
- 当Web3遇见开发者:EDNS如何用DeDrive重新定义未来
- 行业巨头抱团取暖:德州能否成为加密世界的新硅谷?
- 香港EDGE峰会:创业者不容错过的AI与Web3盛宴
- stUSDT强势崛起:DeFi领域的余额宝惊艳登场
- 比特币ETF获批在即,但我们真的需要它吗?
- 印尼小微企业迎来春天:BRI集团如何用三步走战略改变3600万人的生活
- V神南洋理工演讲: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区块链十年心路
- 美联储按兵不动的背后:一场艰难的平衡游戏
- Web3.0时代:你准备好乘风破浪了吗?
- Web3的微信梦:ParaX如何让区块链变得像刷朋友圈一样简单?
- SHIB币价即将触底反弹?这里有个关键风险点
- 加密货币市场大地震:20万投资者一夜归零,牛市神话破灭?
- SocialFi新宠FriendTech的周边生态全攻略:这些工具让你玩得更溜
- 萨尔瓦多BTC实验:能成为下一个新加坡奇迹吗?
- 以太坊多头反击战:1640美元关口成关键胜负手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