拖延演以太度上比特币和C再战术之路为何如此曲折坊E审批
加密货币市场翘首以待的好消息又一次被推迟了。SEC(美国证监会)这个"慢性子"监管机构最近又拿出了他们最擅长的招数——拖字诀。先是把HashDex想把比特币期货ETF转成现货产品的申请搁置一旁,紧接着又把灰度(Grayscale)的以太坊期货ETF申请放进了"待办事项"的抽屉里。 记得9月份那会儿,HashDex兴冲冲地递交了转型申请,灰度也差不多同时提交了以太坊期货ETF计划。按照原定的时间表,11月17日就该有个说法了。但结果呢?周三的两份文件白纸黑字地告诉我们:再等等吧。这种感觉就像你点了个外卖,眼看着配送时间快到了,结果APP上突然跳出"您的订单可能延迟"的通知。 说来有趣,现在华尔街对现货比特币ETF的期待值都快爆表了。要知道SEC过去可是把这些申请统统拒之门外的狠角色,理由无非就是老生常谈的"市场操纵风险"、"缺乏监管透明度"之类。但今年情况有点变化,特别是当上诉法院站在申请人这边之后,这些拒绝理由就显得有些站不住脚了。 我特别留意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:尽管审批被推迟,比特币价格却像没事人一样继续上涨,最近更是突破了37500美元的大关。这让我想起去年类似的场景——当时也是审批延期,市场却越挫越勇。看来加密货币投资者们早就习惯了SEC的这套操作流程。 截至目前,已经有十几家机构在今年提交了现货比特币ETF申请,以太坊相关的产品也在排队候审。富兰克林邓普顿原本也面临11月17日的截止日期,现在估计也得跟着大家一起等待。更夸张的是,有些申请可能要等到2024年才能见分晓。SEC这拖延症,怕是一时半会儿好不了了。 作为见证过多次加密市场起伏的老观察员,我倒觉得这次延期未必是坏事。至少说明SEC确实在认真考量这些申请,而不是像以前那样直接一票否决。毕竟,要让传统金融世界完全接纳加密货币,总得给监管机构一些适应的时间,对吧?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市场拐点将至?资深玩家教你把握加密周期的关键信号
- 币安帝国动摇?七连跌的市场份额背后发生了什么
- 当Web2遇见Web3:一场关于未来工作的思想碰撞
- 从被割韭菜到投资高手:我在币圈的成长血泪史
- MetaMask终于放大招:一个钱包通吃所有主流公链的时代来了
- 柴犬币:底部已现还是昙花一现?
- 比特币减半魔咒再现?历史会否重演?
- 重磅!颠覆性LST新玩法即将揭晓,10月12日这场线上发布会不容错过
- 市场见顶信号已现?一位资深交易员的实战手记
- 狗狗币遇冷:市场热情消退背后隐藏着什么?
- 币圈老司机手把手教你:比特币以太坊最新操作指南
- Cosmos生态的破局者:Neutron如何重塑跨链DeFi格局
- 深夜币市观察:比特币与以太坊的关键抉择时刻
- 精准预判!比特币空单狂赚500点,以太坊收益30点完美收官
- DeFi三季度风云录:那些让人又爱又恨的市场故事
- 数据可用性方案大比拼:谁才是区块链扩容的最佳选择?
- 以太坊的价值洼地:现在是入场的好时机吗?
- 数字金融新纪元:星泰未来如何重塑投资版图
- 木头姐与英伟达的分手:一场华尔街爱情故事的终结
- FTX丑闻内幕大揭秘:前女友与高管如何将SBF送上审判席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