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的币新冰与稳定T和火之规下歌
最近香港出台的稳定币监管条例,让我想起了华尔街那句老话:"监管就像天气,你永远不知道明天会怎样。"作为一名见证过多次监管风暴的老金融人,不得不说这次香港的政策确实给加密市场投下了一颗震撼弹。 有意思的是,新规就像是为本地稳定币量身定制的"金钟罩",但对USDT和USDC这两大"外来客"却网开一面。记得去年在湾仔一家茶餐厅跟几个做OTC的朋友聊天时,他们就打趣说:"Tether和Circle这次真是踩到狗屎运了。"确实,这两家既不在香港注册发行,也不锚定港币,完美避开了最严苛的监管条款。 不过话说回来,这种"幸运"能持续多久还真不好说。我认识的一位金管局前官员私下透露,监管部门就像盯着猎物的猫科动物,现在重点确实在发行环节,但迟早会把目光转向交易市场。看看去年新加坡MAS的做法就知道了,监管从来都是分步骤推进的。 说到这个,不得不提香港散户们的处境。上周在数码港参加区块链峰会时,遇到几位焦虑的散户投资者。其中一位陈先生的情况很典型:他80%的加密资产都是USDT,现在整天担心会不会突然被禁止交易。 这种担忧不无道理。记得2017年中国大陆禁止加密货币交易时,场外市场的USDT价格一度暴跌15%。如果香港也限制散户交易,类似的恐慌性抛售很可能会重演。更关键的是,这会打击香港作为国际加密枢纽的竞争力——毕竟连迪拜都在抢着给散户开绿灯。 在我看来,这场监管变革最耐人寻味的地方,是给香港本土稳定币创造了绝佳的"弯道超车"机会。就像当年支付宝在监管空白期快速崛起一样,本地玩家现在获得了难得的政策红利。 上周拜访的一家香港初创企业就让我印象深刻。他们正在开发锚定港元的稳定币,团队里既有传统金融老将,也有DeFi新锐。创始人Jason告诉我:"现在正是最好的时机,我们有主场优势,又熟悉监管规则。"这种本土势力的崛起,势必会逐渐蚕食USDT和USDC的市场份额。 作为一个经历过多次监管周期的"老金融",我想说当下的局面既不是世界末日,也不是太平盛世。USDT和USDC短期内确实还能在香港"愉快玩耍",但长远来看,它们的生存空间正在被政策、市场和本土竞争者三面夹击。 这让我想起索罗斯的那句名言:"市场总是处在不确定的状态中。"对于投资者来说,与其猜测监管的下一步,不如做好多元配置和风险对冲。毕竟在加密世界,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。监管的"金钟罩"与"漏网之鱼"
散户的"生死门"
本土势力的崛起
写在最后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降息潮来袭,加密货币能否摆脱黑色八月魔咒?
- 这个币圈大佬的反向操作,让投资者集体笑出声
- 大数据时代:企业如何练就灵活身段?IMA最新研究给出答案
- PEPE币的狂欢:这场青蛙王子还能跳多高?
- 华尔街的新宠:基金代币化为何引爆全球资本热潮
- 还记得那个让你捶胸顿足的TWT空投吗?现在TAHO钱包的福利来了!
- SBF法庭自辩实录:一个亿万富翁的谎言与挣扎
- 机构资金汹涌入场,比特币为何突然吃香?
- NFT数字藏品抽奖背后的法律坑,你知道多少?
- 狗狗币破局在即?分析师揭秘买入信号背后玄机
- INJ暴涨600%背后:这个黑马项目的投资机会与风险
- 加密货币市场观察:BTC和ETH短线交易机会深度解析
- 以太坊陷入冰河时代:机构冷落与链上数据揭示的真相
- 普通人想翻身?别错过这些时代机遇!
- 惊魂一夜!比特币上演旱地拔葱行情 背后藏着什么秘密?
- 比特币的华尔街时刻:当传统金融巨头集体拥抱加密资产
- 美联储终于醒悟:这些面子工程早该叫停了
- 10月26日数字货币合约实战手记:当老司机遇上倔强韭菜
- Scroll主网上线:能否掀起Layer2领域的新革命?
- Web3.0普及之路:一场技术与人性的双重考验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