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会新加虚行证相坡注币通币真秘发拟货册基律师揭
作为一个经常和区块链创业者打交道的律师,我发现很多人对发币这件事存在天真的幻想。他们总以为像比特币那样,随随便便就能创造一种新货币。但现实往往比理想骨感得多——在这个仍然由中心化规则主导的世界里,连去中心化的虚拟货币也得按规矩办事。 在新加坡这个区块链友好的国度,ICO是完全合法的。金管局甚至还专门出台了《数字代币发行指南》,生怕创业者们搞不清楚规矩。有趣的是,政府并没有规定必须使用特定公司形式才能发币。理论上,你注册个杂货铺都能发币(虽然这可能不是个好主意)。 实际运作中,创业者们更倾向于选择有限责任公司这类结构。但最近几年,"新加坡基金会"突然成了圈内的香饽饽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 首先我要泼盆冷水:新加坡法律里根本没有"基金会"这个实体。中介们吹得天花乱坠的"基金会",其实是指公共担保有限公司(Public company limited by guarantee)。 我经手的案例里,选择这种形式主要有两个考虑: 1. 面子工程:毕竟是打着"非营利"的旗号,听起来就很"去中心化",特别符合区块链的精神追求。而且法律明文规定利润不能分红,只能用于公益,这一条简直是为发币项目量身定制。 2. 里子实惠:成员责任轻到可以忽略不计(最低1新币担保),没有注册资本要求,还能享受有限责任保护。最重要的是,这种结构更容易拿到"非证券型代币"的法律意见书,相当于一张避开监管的通行证。 不信你看看莱特币、比原链这些知名项目,哪个不是走这个路子? 想在新加坡搞个"基金会"发币?这里有几个硬性条件: - 至少1个自然人成员(总不能连个活人都没有吧)- 3人以上的管委会,其中2个得是新加坡常住人口(PR或者长期签证持有者都行)- 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注册地址(邮政信箱可不行)- 得有个像模像样的公益目标(总不能写"为了发财"吧)- 一套像样的公司章程(这个我们律师最擅长) 具体流程倒是挺新加坡效率的:1. 花15新币在网上查个名字2. 准备材料交300新币注册费3. 等15分钟(没错,就是这么快)4. 两周内领证5. 半年内搞定税务登记 说起来简单,但每个环节都可能藏着坑。比如公司章程怎么写才能既合规又灵活,就是个技术活。 新加坡确实是发币的沃土,但别以为注册个"基金会"就能为所欲为。我见过太多项目因为轻视合规而翻车的案例。记住,发币不是目的,建立可持续的区块链生态才是王道。 如果你正在考虑新加坡发币,我的建议是:1. 先把商业模式想清楚2. 找个靠谱的律师(比如我们)把关合规3. 对投资者负责,别把发币当割韭菜的工具 说到底,区块链行业需要的是建设者,而不是投机客。希望每个创业者都能在新加坡这片热土上,找到属于自己的合规发展之路。新加坡发币的真相:没有"指定公司"这回事
为什么"基金会"成了发币首选?
注册"基金会"的门道
给创业者的忠告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比特币减半前的行情密码:历史会重演吗?
- 比特币大涨!350点收益到手,3000美元轻松入袋
- 暴躁鹅强势登陆上海!9月25日东方明珠下约你相见
- 比特币多单斩获350点!这份喜悦想与您分享
- 比特币又火了!5%暴涨背后藏着哪些秘密?
- 解密比特币财富密码:一个真实投资者的滚仓心得
- 科技大佬闭门密谈:AI时代的盐铁会议暗藏哪些玄机?
- TRB币价还能再创新高吗?一个老玩家的深度观察
- 市场动荡中,这位以太坊大户的操作透露了什么?
- 天赋与努力的双重奏:人生进阶的终极法则
- 全链游戏:是下一个风口还是镜花水月?
- 深度解析2023年最火爆的链游新贵:Matr1x Fire
- 深夜币市风云:鲍威尔一句话引发的疯狂24小时
- 比特币强势回归:山寨币寒冬下,老大哥夺回半壁江山
- 比特币行情大丰收!多单700点收益背后的投资智慧
- 账户抽象:让区块链操作像刷手机一样简单
- 今晚数字货币市场走势:我的实战操作建议
- 实体经济如何搭上数字经济的快车?万向区块链老总陈斌的独到见解
- 从坚决抵制到主动拥抱:音乐巨头的AI真香定律
- ZkSync空投悬而未决:一场加密世界的心理博弈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