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不件背亿美翼而疑云n安当2重重后的全事飞
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看到Mixin这次2亿美金的安全事件,我的第一反应不是震惊,而是"又来了"。区块链行业的安全问题就像个永远无法根治的顽疾,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发作一次。但这次的剧本,似乎比往常更加耐人寻味... 9月25日那天,当慢雾科技爆出Mixin Network数据库遭攻击的消息时,整个币圈都炸开了锅。2亿美金的损失啊,这可不是小数目!Mixin官方的反应倒是挺快,第一时间承认了事件,还宣布暂停充提服务。 创始人冯晓东的直播我全程围观了,说实话,那种欲言又止的态度特别让人起疑。他反复强调受损的主要是比特币核心资产,BOX和XIN这些代币都没事,但就是不肯透露具体的攻击细节。更蹊跷的是赔付方案——最多赔50%,剩下的用债券代币来抵?这操作也太熟悉了吧,简直和当年Fcoin暴雷时的剧本如出一辙。 Mixin一直标榜自己是去中心化钱包,但扒开这层外衣,你会发现它本质上就是个披着区块链外衣的中心化托管平台。私钥直接存服务器?这不是明摆着给黑客送人头吗? 我记得2020年那次私钥丢失事件,当时就有不少老用户提醒大家小心Mixin的安全隐患。没想到三年过去,同样的问题又来了。更讽刺的是,他们之前居然还敢在问卷里说"普通人的BTC放在哪里最安全?答案是Mixin钱包"——这话现在看起来简直是个黑色幽默。 说到Mixin,就不得不提李笑来这个币圈"传奇"人物。作为Mixin的早期投资人,他可是多次公开为这个项目站台。还记得2020年那次采访吗?他亲口说把自己价值10亿美金的数字资产存在Mixin里。现在想想,EOS和XIN这两个币的表现...只能说李老师的投资眼光真是独树一帜。 更耐人寻味的是,这次被盗的2亿美金,恰好和B.watch在Mixin上的TVL高度吻合。江卓尔在微博上提出的质疑很到位——如果是定投标的,BTC应该存在冷钱包才对,怎么反而热钱包里的代币没事?这逻辑根本说不通啊。 作为一个经历过无数次"黑客攻击"的老韭菜,我越来越觉得这些事件的剧本都太相似了:先是莫名其妙被盗,然后官方出来道歉,最后用各种"创新"的赔付方案拖延时间。Mixin这次的50%赔付承诺,让我想起那些暴雷的P2P平台最后的挣扎。 江卓尔说得更直白,他直接怀疑这是监守自盗。想想确实有道理:一个定投项目哪来这么多流动资金赔付?除非...羊毛出在羊身上。这种套路在币圈实在太常见了,只不过这次金额特别大而已。 看到CZ那条推文时,我忍不住苦笑。是啊,一个自称去中心化的网络,居然因为中心化数据库被黑就损失用户资产,这讽刺意味也太浓了。作为过来人,我只想说:在这个行业里,真正去中心化的项目凤毛麟角,绝大多数都是挂羊头卖狗肉。 保护资产没有万全之策,但至少记住:私钥在自己手里的冷钱包,永远比那些花里胡哨的"去中心化"托管平台靠谱。毕竟在这个丛林法则盛行的行业里,唯一能相信的,只有你自己手中的私钥。 参考资料:文中提及的各新闻报道(为保持文章流畅性,此处不一一列举具体链接)官方回应引发更多疑问
去中心化的"皇帝新衣"
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关联
安全事件还是精心设计的局?
写在最后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OpenAI开发者大会:一场充满戏剧性的科技革命现场
- OpenAI要造芯?这场芯片争夺战背后暗藏多少玄机
- 2023年第三季度区块链安全形势深度解析:风暴眼中的DeFi生态
- 当Web3遇上华尔街:一场关于未来互联网与投资的深度对话
- 小心!你的硬件钱包可能正在叛变
- 10月9日行情观察与交易心得:市场教会我的那些事
- 区块链扩容之路:Layer 2技术演进全景解析
- 2023年DeFi借贷市场全景扫描:金融科技变革的新风口
- 10.23数字货币行情深度观察:BTC与ETH的微妙博弈
- 比特币要飞7万刀?技术派画出的海飞丝靠谱吗
- 中东战火点燃金融市场:投资者的避险指南与加密货币新机遇
- 比特币与以太坊市场观察:30000美元大关近在眼前
- 链游公会YGG:如何玩转GameFi经济生态?
- 中国移动咪咕这次玩真的?首款NFT背后藏着哪些小心思
- 10月12日数字货币合约交易实战指南:BTC和ETH的关键点位与操作心得
- 当柴犬遇上狗狗:一场加密货币界的萌宠大战
- 市场动荡中,这位以太坊大户的操作透露了什么?
- 市场蓄势待发:这些被低估的山寨币即将迎来爆发?
- 揭秘Web3骗局之王:胖企鹅背后的黑暗操盘手
- 当贾科梅蒂的《鼻子》遇上数字时代:一场穿越时空的艺术对话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