突破金三境的一步大基脖子期国家关键卡困
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半导体行业的观察者,我不得不说国家大基金确实是改变中国芯片产业格局的关键推手。还记得2014年第一期基金成立时,业内还是一片质疑声,但现在看来,这个战略决策实在太有远见了。 说起大基金,就不得不提到那段"芯酸"历史。2014年前后,我国芯片产业就像个营养不良的孩子,高端工艺落后国际巨头好几代,关键设备几乎完全依赖进口。当时我在一家fabless芯片设计公司工作,每次流片都要看台积电的脸色,那种憋屈感至今难忘。 大基金的成立就像一场及时雨。首期1387亿元的规模在当时堪称"天文数字",更难得的是采取了市场化运作模式。我记得很清楚,中芯国际、长江存储等企业就是靠着这笔资金,才得以开展28nm、14nm等先进工艺的研发。 这次三期基金有几个特别值得关注的亮点: 首先是投资重点的转变。如果说一期主要是"补课",二期是"跟跑",那么三期明显是要"领跑"了。AI芯片、存储芯片这些前沿领域将成为主战场,这和我们公司最近的研发方向不谋而合。 其次是运作模式的创新。听说这次会更多采用"投贷联动"的方式,既给钱又给资源。这种"既输血又造血"的做法,才能真正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。 最后是产业链协同。三期很可能打破以往"单打独斗"的局面,推动设备、材料、设计、制造等环节形成合力。就像搭积木一样,只有每块都稳固,整个产业大厦才能屹立不倒。 当然,前方的路并不平坦。就在上个月,我还和几位同行讨论过,现在最大的瓶颈不是资金,而是人才和生态。一个晶圆厂动辄需要上千名工程师,而培养一名合格的半导体人才至少要5-10年。 不过,我始终相信中国人的智慧和韧性。就像当年京东方突破液晶面板垄断一样,只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,在EDA工具、光刻机等关键领域持续投入,终将迎来"芯"突破的那一天。 三期基金的启动,不仅是一个新的资金池,更是一个明确的信号:中国发展自主可控芯片产业的决心坚定不移。作为从业者,我既感到压力,更充满期待。大基金的"前世今生"
三期基金的三大看点
前方的挑战与机遇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波场链生态突破645亿美元大关:稳定币帝国崛起背后的商业逻辑
- 我在币圈的跌宕岁月:一位普通投资者的血泪教训
- 寒冬中的突围:香港重磅嘉宾齐聚Web3安全峰会
- 11.28行情观察:高位震荡下如何把握交易节奏?
- Venus Protocol:重新定义DeFi借贷的游戏规则
- Gamefi热潮来袭:不容错过的牛市新机遇
- Coinbase垄断ETF托管市场引发行业担忧: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真的安全吗?
- 投资传奇谢幕:巴菲特意向与芒格离世折射的美国黄金时代终结
- 加密货币市场狂欢:比特币剑指13万大关,山寨币行情即将爆发?
- 币安和解案背后:我们离比特币现货ETF还有多远?
- 解密比特币新玩法:NAT背后的数字革命
- Blast横空出世:Pacman这次要颠覆L2的游戏规则?
- 当狗狗币和XRP开始狂飙:一场属于山寨币的狂欢正在上演
- GCEX在迪拜实现重大突破:成为首批获准运营的虚拟资产服务商
- De.Fi 2.0:一个不该错过的Web3投资机会
- 数字期权交割背后的市场情绪博弈:我们该如何解读这些数据?
- 比特币还能继续真香吗?资深投资人告诉你答案
- 当东方遇见欧亚:CoinTR与EOS Labs携手点燃土耳其Web3革命
- Worldcoin的未来岌岌可危?深度剖析奥特曼的加密UBI实验
- 比特币生态新风口:RGB协议及其潜力项目深度解析
- 搜索
-